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八零年代漂亮作精 第102节 (第1/2页)
江茉没好气地推他出去,难道在齐晔眼里,她已经成了一个连饭都不会自己吃的废物吗? 好叭,她似乎的确被齐晔越养越废。 - 齐晔刚坐上轰隆隆的小卡车,就开始记挂江茉。 怕她一个人在家里缺衣少食,又担心她照顾不好自己。 所以他用最快的速度,出门两天,就回了家。 烟草证是拿着营业执照去县里办下来的,以后进香烟的话,就可以直接去县城进货。 酒的话,现在大部分人吃的都是散装酒,齐晔没想卖多好的,来小卖部的都是一些平头百姓,也吃不起太贵的酒。 他看了一圈,发现进价都不便宜,加上利润,也没多少赚的。 于是想了想,干脆回家后,联系王有根,请他酿酒。 王有根爱抽旱烟,爱喝米酒,所以有一手酿酒的好手艺,他酿的酒,每年年底拿去集市上买,都有不少人排队买。 齐晔想着,可以请他酿一批酒,就小卖部里摆个大酒缸,就这么打酒卖。 至于日用品,则是齐晔在省城联系的几个厂子,都可以统一送货,只要隔一段时间下好订单就成。 省城的日用品算上运费,也比县城里的便宜,因为县城没有各类日用品的厂子,也是从省城进的货。 但齐晔有他的运货渠道,许永昌给了一条,还有他一直托着运辣椒买卖的大哥,每回销辣椒时,也可以正好帮他批发货物回来。 最简单的就是农副产品,都不用进货,直接去乡亲们家里收就成。 什么芝麻、豆子、菜油、瓜果蔬菜之类,只要能收到的,都可以摆在货架上。 省城的工厂很多,县城的工厂也不少。 齐晔出去两天,跑了二十几家,几乎腿都跑断了,也长了很多见识。 他的进货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都是他货比三家之后,得到的收获。 出去两天,回来盯着装修师傅们忙活了两天。 他又开始往外跑。 因为他忽然想起隔壁省的省城离他们镇上的距离只多了半个小时的车程,可以去隔壁省的省城也瞧瞧,万一有更好的物美价廉的渠道呢? 齐晔这人,一向吃苦耐劳,舍得拼命,豁得出去。 相比之下,赵大勇就没他这么能跑。 赵大勇也就每天守在他那还在装修的小卖部里,怔怔看着齐晔忙里忙外,跑上跑下,一箱箱的货物开始往店里搬,货架也支起来了。 他看齐晔忙活得那么欢快,也就忍不住去问:“齐晔哥,你在哪儿进的货啊?也介绍给我瞧瞧呗?” 齐晔却闭口不答。 赵大勇成天热脸贴齐晔的冷屁股,也渐渐没了耐心。 是泥人都有三分脾气,何况赵大勇。 齐晔这油盐不进的样子,让赵大勇心里开始不痛快,他那么殷勤,那么热情,邀请齐晔一块开小卖部,齐晔不肯干。 现在就随便打听打听进货渠道,齐晔也神神秘秘得不行,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进个货吗?至于这么藏着掖着吗? 他赵大勇又不是进不到货了,又不是真没齐晔就不能成事了。 赵大勇也开始对齐晔冷脸相对,并且暗暗觉得,齐晔说不定根本不适合开小卖部!他也就会种辣椒而已!最好齐晔的小卖部趁早倒闭,他赵大勇的小卖部一家独大! 因为看齐晔已经张罗起来,赵大勇也开始着急。 他直接去县城的小卖部里,跟人老板进了货,虽然比自己跑进货渠道贵了一点,但是胜在省事! 而且,也不用那么麻烦,卖出去的价格仍然有利可图。 赵大勇的小卖部装修也就随便漆了墙,糊了一层塑料的天花板,货架一摆,第二天县城那小卖部的老板就安排车辆把货都运过来了。 赵大勇连夜把货物摆好,第三天就这么急匆匆地开张了。 鞭炮一响!他赵大勇开的小卖部,成了镇上第一家小卖部! 第81章 第 81 章 【1+2更】自信的人…… 赵大勇的这个小卖部一开, 可不得了,从没见过这种小卖部的许多人都来看热闹! 有人去县城里见过,看到镇上也开了, 也迫不及待进来瞧瞧。 赵大勇的小卖部铺面其实还没齐晔那边的大,但是他为了多放些东西,货架摆得密密麻麻的,走道之间也就一人宽, 更显得铺子里狭窄拥挤。 但人多的时候,这一番拥挤,反倒吸引了更多人进来瞧。 到底这小卖部卖什么的啊?怎么这么多人挤进去买呢?咱也进去看看! 赵大勇的小卖部被围得水泄不通, 柜台前更是排起了长龙。 这种新颖的销售模式, 让大家耳目一新,它不像以前的百货商店, 不止要钱, 而且要票, 还得在一个个柜台上结账。 这小卖部好啊,什么东西都有,也不像在集市里, 想要什么东西还得东找找西找找,这边还价,那边还价。 小卖部里的货架顶上都标得清清楚楚, 哪一块儿是卖什么的,而且可以全部卖了, 一起去柜台上结账。 要还价的话,也可以统一还,省得每次都要说破嘴皮子。 大家都对赵大勇开的这小卖部感到稀奇,当然, 还有不少浑水摸鱼,趁着人多,偷偷往口袋里塞那些小物件儿的人,也有不少。 估计赵大勇也看不到,人挤人的,什么都看不清,他不知道也好,反正知道也找不到他们,总不能让顾客们出门前都搜身吧。 所以不知道反而开心,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