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王传_第四十章 坐而论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坐而论道 (第1/2页)

刘征终于还是决定相信曹操的真诚。不过,曹操是否真的能成为治世能臣?刘征还想考校一番。
  “你很懂人心嘛!我承认被你打动了!”刘征对曹操说道:“你既有安邦治国之才,那便问问你,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这是为何?”
  曹操见刘征这么说,终于安下心来,于是回到座位,说道:
  “世人皆言,治乱更迭,乃天时变化,曹操不以为然!我以为治乱之事,本乎两端。其一,在人君贤不肖与否。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福祸在君不在天时。其二,治乱之变,根在制度。顺时应制,虽乱臣贼子而不得发;错漏无度,纵仁人君子而不得守。”
  这话的意思是国家的治乱变化因素,在于执政者于实行的制度密切相关。执政者固然能够改变天下大势,但长治久安的根本,还是在于一个完善并且符合实际的国家制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思想已经基本符合现代政治观念了。刘征没想到曹操思想竟然这么超前。
  “孟德深有见的!比之于那些经学家们,已然是超然而上了!”
  曹操听到刘征叫自己“孟德”,这显然已经不同起初的疏远了,于是更加放松的说道:
  “今人只知奉孔孟为圭臬,却不知治国之道,万有其端。太公钓于渭水,以钓且知国政,治国之术岂独存于经书之中?”
  “敢闻太公高论。”刘征对曹操说道。
  “昔太公有言,钓有三权;禄等以权,死等以权,官等以权。缗微饵明,可钓小鱼;缗调饵香,可钓中鱼;缗隆饵丰,大鱼可求。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这便是太公钓渔之论!”
  赏罚有度,官食俸禄,舍得功名利禄,自然有人愿意尽心竭力。这种道理看似简单,却也深奥。姜太公却能将其于钓鱼联系在一起,确实了不起,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便在于见微知著。
  “以太公之术,可安天下。天下既安,如何治之?”刘征又问道。
  “治天下有三宝!”曹操回答道。
  “何为‘三宝’?”
  “大农、大工、大贾谓之三宝!农不失时,耕不乏力,则谷足,此为民本;工善其事,匠出其新,则器足;贾行天下,商通南北,则货足。谷足、器足、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无怨,君乃无忧。”
  曹操能够把农、工、商三种行业看的如此重要,这绝对是这个时代罕见的!古人多以士、农、工、商分等次,都把“士”当作最重要也是最高的追求,而曹操却能说出农、工、商才是天下之本,刘征这个现代人也吃了一惊。刘征又问道:
  “主政者,该如何行政?”
  曹操想了想回答道:“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主政者,当知六贼、七害。”
  “何为‘六贼’?”刘征倒是没有听过这种说辞,于是问道。
  “夫六贼者:一曰,臣有大作宫室池榭,游观倡乐者,伤政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