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节 (第2/2页)
走进来坐下后,就直接宣布:“我以后不去木匠那里了。” 赵胜也不撒泼尿照照自己,就这样还想和陆静然好? 威胁他不拿钱还学不到东西的学徒不做了就是! 刘秀萍问:“木匠和你说了什么?” “别提了。”顿了下又说:“陆静然你要的木盒子我都做完了。我和赵胜说了,他要找你,我看到一次打一次!” “你这孩子!好好告诉人就好,‘看一次打一次’这算什么话?”刘秀萍说。 “我是丑话说在了前头,到时候别怪我不给他脸了!”李志杰说。 陆静然拿起木盒子左右看了下,做工还不错,心里感叹这张脸的确挺招人的。 母子俩发现当事人没有上心都挺意外,刘秀萍想了下问:“静然,你不生气?” 陆静然抬起头,声音淡淡地说:“不可能的事情管他做什么,听听就算了。” 两个人想了下,还真的是这样,不过这心态也太好了些。 刘秀萍说:“待会儿你爸回来,你自己告诉他,你不学木匠了。” “嗯,我知道。”李志杰虽然觉得自己没做错,却依然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 李福来下午八点才回来,脸色一片愁云惨淡。 他先开口说了件事情,让刘秀萍和李志杰都措手不及。 厂里最近一直在议论下岗名单的事,李福一直不担心,毕竟他在厂里干了快二十年,属于最老的那批员工。 怎么也轮不上的。 所以被通知下岗的时候,他认为是搞错了,去找了厂里领导。 从开始的质疑到愤愤不平,奔波了一天,尘埃落定后就只剩下彷徨和失落了。 眼见着生活就要好起来了,一夕之间路都变得不清晰了起来。 第14章 一家人整夜都没睡觉。 李志杰大早上就出去了,八岁的李小勇正是猫狗都嫌的年纪,现在是暑假,平时早上就跑得没影儿了,今天倒是没跑了。 陆静然进来就察觉到气氛不对,知道后很诧异,卷宗里李福来下岗就是今年,她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庆幸自己每分每秒她都在和时间赛跑,希望能准备充足一些。 李福来下也觉得愧疚,如果自己本事好去年就把李志杰弄到了厂里,儿子也不会发愁前途,不用去学木匠。 厂里的职工子女照顾他没争取到,现在自己工作也没有了,他的工资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以后可怎么办。 陆静然宽慰了几句,又说:“我还有一批好的茶叶,等到卖完了有几千块,有了本钱,我们可以想想做生意。” 这句话让两口子的心里稍微宽慰,却不能完全从下岗的失落走出来。 李福来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家里总共两亩地,一年风调雨顺,两亩地加起来也就三四千粮食,最多能卖一千块钱。这点钱还要交公粮,再扣除种子、 化肥钱,还有大队公摊的费用,最后所剩无几。 刘秀萍没有父母,生活就更加苦了。 他们小时候历经国大饥荒那几年,禾苗没长大就旱死在了地理,遍地野草,树皮都被吃光了,树也死了,然后就只能下河去捞水草吃。 夫妻俩觉得生活好,能有饱饭吃,能有事情做就很幸福了。 然而一夜梦碎,他们相继丢了工作,这个打击很大,所以夫妻俩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 90年前后那批下岗的工人,他们也许经历不同各自有难处和苦楚,但是大致的走向都差不多。 陆静然从餐馆里出来,直接去找了孟建国。 上次对方来找她买茶叶,两个人聊得不错,后来对方给她介绍了几个客户,这么一来二去也就熟了。 孟建国也在工厂上班,他老婆在镇上开了个商店。 陆静然和他年纪差了二十多岁,两个人聊得来,倒是有点忘年交的意思。 孟家的两口子结婚了十几年,有个六岁的女儿,陆静然从前也来过两次。小姑娘很喜欢她,每次一见面就冲上来搂着陆静然的腰。 这次自然也不意外,边搂着陆静然的腰,边大声地通知父母人来了。 周末孟建国没有去上班,正在和老婆清点货物,他走出来看了眼,笑着说:“你怎么每次都赖在别人身上。” “我不管,姐姐好香,我以后也要这么漂亮这么香。”小姑娘笑嘻嘻地说。 孟建国的老婆出来拉开了女儿,带着人进去看动画片了。 陆静然手里提着两个礼盒,开口说:“孟叔,中秋节我准备卖的礼盒,先拿来送给你的。” “这么客气。”孟建国笑着接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