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节 (第2/3页)
还是有些不放心,这几天陈安将光复会的头脑人物几乎都认过了,不防不行呀。 陈安苦笑着赶紧写了一张入会志愿,立马成了光复会的一名暗桩了,而且辈分好高呀。 拿到志愿,徐伯荪直接溜到外面,也不知道给了谁,然后才转回来陪陈安继续喝茶,不过脸色总算温和了。 “说吧,你这个满清游击跑到上海来干什么?”徐伯荪故意板着脸说话,但是明显已经放下心来。 陈安眨眨眼,慢吞吞说道,“我想在阶州造一条铁路,方便我的巡防营快速移动作战,这就需要大量铁轨,所以想开家炼钢厂,干脆跑到上海来买设备和聘请洋人技术员了。” 徐伯荪还没听完,一下子就给茶水呛住了,喷得茶水满地都是。 陈安赶紧走上前去,拍起了徐伯荪后背。 半响才缓过劲来,徐伯荪傻乎乎地看着陈安,“你说你要干啥?就为了让自己的手下跑得更快,要建铁路,还要办炼钢厂?你疯了,有这笔钱,我都可以直接买下陕甘总督了?” 陈安讪讪笑着,不好意思了,当然这只是为了掩饰今后巨量的军火交易吗,总得找个东西遮盖一下,其他东西走钢铁原料都不行,只好借这个荒唐理由了。 说了半天,徐伯荪始终不能劝说陈安打消念头,只好颓然放弃了,答应帮他去物色有保证的洋行。 陈安倒是个甩手掌柜,伯荪大哥答应帮忙了,他就让林玉山带上科瓦尔去找徐伯荪,自己却陪着林月儿去卿卿我我了。 过年了,大家都凑合在一起高高兴兴大吃了一顿,第二天又忙和去了,李燮和等人要去日本,陶成章要去南阳筹款,上海外国人多,就没有所谓的正月里不做事的习惯了。 “你们筹款是为了买军火?”陈安突然看到尹维俊在院子里制造自制炸弹,顺口问了一下。 “那当然了,只是买来的军火不是太贵,就是质量太次,连炸药都买不足,只好我们经常自己制造黑火药炸药了,但是威力没有这么好。”尹维俊一边轻巧地压火药,一边飞快的回答。 “要不这样,我到时候搞些好货色,按市价打个折扣给你们?”陈安现在根本是虱多了不怕痒,反正还有巨额的军火订单要完成,不在乎再赚点零花钱了,至于你们买去了是不是刚好打起来,他就无能为力了,总是先赚钱再说了,不到他这里买,其他人一样卖得呀。 “这行,下次我叫尹维俊跟你联系。”女孩还没有讲话,刚走进来的徐伯荪听到了,深知陈安手上有巡防营军械库的他当然不肯放过了。 陈安点点头,对尹维俊说,“我那头,就叫月儿的弟弟,林玉山负责跟你接头,你见过的。” 一桩生意就这么简简单单敲定了。 “伯荪大哥,今天这么早回来,玉山那里的事情有眉目了?”陈安谈完生意,又说起自己的事情了。 徐伯荪笑骂起来,“就知道你自己的事情。你回客栈一趟就是了,大体已经说好了。我们意外碰到了科瓦尔的一个波兰老乡,移民到美国,跑到中国来做发财梦的,所以需要你自己去拍板。” 陈安哦了一声,心中暗自嘀咕,科瓦尔的老乡? 第二十七章 北方工业 客栈后院,整个院子都已被陈安包下。两个外国人勾肩搭背,在一旁叽里呱啦地说着笑,不时说道激动之处,还站起来指手画脚。 林玉山递给陈安一叠文稿,“这是协议书,中英文两个版本,徐伯荪大哥叫人好好看过了,说是没有问题的,正常的商业合同。” 说完,又指着科瓦尔旁边那个波兰人,“他叫尼森伯姆,是科瓦尔一起长大的波兰邻居,后来逃出了沙俄控制区,移民到了美国,到处转手倒卖做专业经纪人什么的。科瓦尔没有逃掉,才被抓去当了兵。” “科瓦尔,科瓦尔,停一下,你翻译,我跟这位尼森伯姆先生谈一下。”陈安喊住了两个继续叙旧的外国人。 尼森伯姆很快坐到了陈安的面前,直接开口用中国话说道,“哦,不用翻译,我在上海已经两年多了,会说中国话了。”科瓦尔耸耸肩,示意这是真的。 这些洋人学中国话怎么这么容易,我怎么就听不懂那些鸟语?陈安暗自怒骂了几句。 林玉山不好意思了,“忘了告诉你,他会说中国话的。” “那这样更好,我们直接就可以协商了。”陈安无所谓。 尼森伯姆倒是很爽快,“科瓦尔的老板!” 听见这称呼,陈安愣了一下,看向科瓦尔,科瓦尔微笑着点头示意。 尼森伯姆继续说着,“从生意的角度,你买这些东西,就是一座十五吨级的平炉和配套的轧钢设备就需要二十七万两了,以及足够薪水才能吸引外国技师到你那个遥远的甘肃,这都需要巨额资金的。” “还不包括,你还要两套不同类型的发电设备,以及电报机线路和电话、电灯,这些还都要大量的维修配件,所有加起了至少需要四十万两了。当然你如果有足够的钱,我保证送货到重庆。至于再上去,就需要你自己负责了。” 尼森伯姆说得还是有些磕磕碰碰。 陈安干脆利落地说道,“钱有你赚的,完全不用担心。只是我还需要更多更新式的军火,但是每样不需要很多。枪支只要十来把就是了,大炮只要二三门就行,这个可以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