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福宁殿)_第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节 (第3/3页)

少的银子换回更多的马?这是个问题。
  赵琮将目光投向大宋中南部,他用笔在那处勾了个圈。
  盐是个好东西啊,辽与西夏都缺盐,为什么一定要用银子、茶去换,不用盐去换?一天不喝茶没关系,更何况辽人、西夏人喝茶也仅是效仿大宋,一天不吃盐,那就十分难受了。
  大宋境内,还有许多地方的盐资源未开发出来。他上辈子在一部历史剧里面挂了名,倒跟一个做历史顾问的历史教授好好聊了不少,那个历史教授是专攻北宋经济史的,给他讲了不少知识。
  他还真记得该如何把盐的产量提高。
  有了盐,便能引盐商与边境做贸易往来,西夏与辽人吃了大宋的盐,那苦涩的青白盐还能入口?用盐换马,很好的交易。既换来了马,又能发展大宋的盐业,还能给盐商、盐户们带来好处,是个很有利的循环链。
  赵琮又在盐字后画了个箭头,写上马字。有了马,便要练兵,何处练?怎么练?都是问题。况且大宋的兵制弊端极多,厢军不堪一击。孙太后听政六年来只为求稳,士兵中的问题一应不管,近几年来又无战争,与辽、西夏的状态处在一个暂时的平衡当中。
  自太祖开朝以来,已近百年,这些制度早就应该更改。
  孙太后不敢改,他敢。
  “点根蜡烛来。”赵琮沉思许久,对福禄说道。
  “是。”福禄很快便拿来烛台,赵琮却将勾画的那张纸给烧了。
  一切,只等亲政。
  赵琮看着那张纸慢慢燃烧,暗暗想到。
  福禄依然低着头不敢说话,从延和殿回来后,陛下便有些沉默,也与往日有些不同,似是有心思。尤其小郎君又病倒了,陛下的脸色更为沉重。
  陛下写写画画时,明明极认真,偏又将那仔细写的东西给烧了。
  此刻见陛下皱眉不语,他终究开口道:“陛下,可是有烦心事?不妨给小的说一说。”
  赵琮这才回神,往外一瞄,天竟然都黑了。
  这还没亲政呢,光想事情都能想得这样入神,亲政后该怎么办?
  皇帝不好当。
  不过想了这么几个时辰,他脑中的脉络倒是又清晰了一回,他心中轻松不少,总算是又露出笑容:“朕去瞧瞧十一去,回来正好用膳。”
  福禄松了口气:“是。”
  赵十一的床边却全部都是小太监与宫女,刚被训导过,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他想跟吉祥说句话,都说不得。
  他索性闭眼装睡,本已打算醒来,听到小宫女们轻声道“陛下来了!”,他更是将眼睛闭得紧紧的。他听到一串脚步声在靠近,也听到宫女太监们轻声行礼,却未听到赵琮叫起的声音。
  但他能感觉到,赵琮走到了他的床边。
  被下,他的手攥了起来。他其实是怕热的体质,极容易流汗,是以才这么容易便中暑。此刻手这么一攥,手心立刻满是汗。
  他刚想松开手,不防一只冰凉却又柔软的手掌抚上他的额头,他一动不敢动。
  大约几息,那只手掌才离开,他终于听到赵琮轻声说话的声音:“人不必都杵在这儿,他既已睡,留两个人在外边守着就是。吉祥呢?”
  “小的在。”
  “你陪小郎君在内室里,务必保证室内通风,其他人都出去。”
  “是。”大家一同应下。
  赵十一接着又听到一串脚步声,愈行愈远。
  一刻钟后,吉祥小声道:“郎君,人都走了。”
  赵世碂睁开眼,吉祥满面担忧:“今日可把小的给吓着了。”他见赵世碂要起身,伸手去扶他。
  赵世碂摆手,直接坐了起来。他靠在床头,问道:“知道赵琮今日跟魏郡王去延和殿做什么了吗?”
  “小的去找了当初进宫时认的兄弟,他倒是在延和殿当差的,却说不知道,只说陛下出来时眼圈是红的。”
  “赵琮哭了?”
  “许是吧。”
  赵世碂其实对赵琮观感很不错,赵琮难得是个软心肠的人。今日他中暑,赵琮竟也是真的忧心于他。
  怪只怪赵琮是皇帝,否则赵世碂真不希望他死。
  赵世碂望着床角不作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