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节 (第2/5页)
虽然贾赦已经入赘,但这都不影响贾琏和贾赦之间无法抹灭的父子关系,王熙凤这种见风使舵的得心应手的主儿自然不会放着这么好的杆子不去爬。 贾赦瞥一眼王熙凤,犹豫了一下道:“你先做个榜样,把贾家那几个领回去吧,贾元春……之类的。”有人做了初一,才会有人跟十五,推王熙凤当领头羊贾赦毫不犹豫。 虽然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但这不妨碍凤姐儿抓住重点——沾亲带故的才该往回领,那贾家跟她有个屁的亲?她可是贾琏的媳妇儿,高贵的宁贾王氏。 凤姐儿一口回绝道:“父皇,这话不通,儿媳虽然是王家出身,和那贾元春也算表姐妹之属,但既然嫁了二爷,就是宁贾氏的人了,管不着他们贾家的事儿。”她倒是主动,直接就把贾琏更名为宁贾琏了,这也就是仗着贾琏跟宁珊是一个娘生的,贾琮若有个媳妇,就绝对不敢这么自作主张。 贾赦站在双重立场的父爱角度挣扎了一下,马上就决定还是大儿子更重要,老二坑了也就坑了吧,反正以后也不指望他养老了,便给凤姐儿下了命令:“反正珊儿让冷宫那群都滚蛋,你不带走贾元春她们,就找贾珍贾政来领,横竖别堆在那里给珊儿添堵。” 凤姐儿脆生生应道:“儿媳遵旨,这便回去传达您老人家的意思。”一干命妇到这时候才反应过来,也都不想跟前朝后妃扯上关系,然而凤姐儿已经答应了,她们便没有了拒绝的理由,直气得各个在心中痛骂这个泼辣货。 凤姐儿摇摇摆摆去了东府传话,她现在可不屑跟大观园里那群丧家之犬对话,肯搭理一下尤氏已经是分外纡尊降贵了。 贾珍一听这话就蹦了个老高:“琏儿家的,你不能这么坑哥啊,凭什么你家不要就让我出面去接收?”这要是接了贾元春,岂不是默认他跟二房那群是一家子?别开玩笑了,二房得势的时候,他都跟贾琏好到穿一条裤子,现在怎么可能蠢到去自降身价? 王熙凤正眼都不瞧一瞧贾珍,慢条斯理道:“我家要的着么?那是姓贾的,我们家可是国姓当头的,国姓你懂吗?” 贾珍脱口道:“琏儿可还没当上王爷呢,我妹子却要做公主了。”这话可戳在了凤姐儿的痛脚上,眼看她柳眉倒竖,就要发火,却终究底气不足,思及自家二爷至今没个安排,不得不偃旗息鼓,转而对小姑子迎春羡慕嫉妒到眼红。 迎春的册封典礼已经定好吉日,就等璎华公主出月子举行立后大典,然后便是她。作为毋庸置疑的长公主,她的封号被冠以宁珊的姓氏,圣旨上尊为宁珂长公主。这是她自己要求的,当初她们在大观园里作诗,宁珊给她起了这个名字做诗号,虽然本意是纪念自己前世的小妹,但迎春一直窃喜在心,当礼部给她送上一堆尊号,恭请选择的时候,她看都没看就拉着宁珊撒娇,非要用宁珂当封号不可。 那会儿惜春也撒娇要了一个宁琋去,迎春提出想要这个封号时,宁珊便顺势也想起了惜春,在朝上公布了迎春的选择以后随口道:“再加一个给我那小妹子。”这便是惜春了。册封公主不涉及朝政皇权,文武百官自然不会去扫皇帝的兴致,二话没说就又算了一个吉日给惜春。但为了让作为皇帝胞妹的长公主的尊贵凸显的更加鲜明一些,惜春虽然跟迎春辈分相同,封号却只能是公主,一应仪仗位份待遇也都要减一层。 紧随迎春惜春姐妹二人,黛玉也得了一个名分,宁珊看在她对贾赦一直尊敬有加,从未学着那些势利小人抬举贾政踩傻爹的识相上,大手笔给她封了一个郡主。因为黛玉一直怯弱多病,入宫之后又多心乱想,越发弱柳扶风,三不五时就得宣太医,这在宫中已经相当出名。故而,礼部在给她草拟封号的时候选择的都是平安健康的字眼。宁珊让黛玉自己选,黛玉不肯越矩,坚决推辞,宁珊又不愿意插手,最后贾赦兴致勃勃给挑了一个俗到不能再俗的封号——康平郡主,还狡辩称“大俗即是大雅”。黛玉不好意思抱怨,只得领旨谢恩。 身在冷宫的探春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悔的险些哭瞎了双眼,可惜她却没有挽回的机会,被贾赦雷厉风行的跟贾元春捆在一块丢出了皇宫。身为史无前例的后宫之主,贾赦秉着“反正老子的脸已经丢尽了,那你们的脸也就别想要了”的原则,用近乎无赖的手段把冷宫里那群浪费粮食的存在全塞回了各人的娘家,完全不管接收方的怨声载道。宁珊对于一切抱怨贾赦手段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