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癞蛤蟆 (第1/3页)
“说出来听听!”斗诗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中间人出题目,两边在规定的时间内做诗。 另一种则是杨元良这个样子,两边商定好一个题目,然后再作诗词,杨元良手指池塘中的青蛙,嘴角一笑:“方才几位,不是笑我像是癞蛤蟆吗?我们今日就以这个青蛙为题目,作诗一首可好!” “好粗俗,青蛙怎么能作诗!” “好恶俗的东西!” “斯文败类啊!只能卖丑博人一笑。” 周围众人切切私语,王秋萍的脸红的像是苹果一样,青蛙这种东西还真没有人写进诗词中的,就算是自己想要写,也只能做一首水准不高是诗出来。 “相公!你还是别斗了,就算是要斗,也要换一个题目,你看这个柳树很不错!”王秋萍不愿意相公出丑。 顾祁渊也同样不想让杨元良出丑,就在方才几人争论的时候,他已经看见了自己的妹妹和大皇子,也上前行礼打过招呼。 顾祁渊站在人群后面说到:“我觉得诗仙子说的很在理,不如由在下出一个题目,大家一起斗一斗,增加一点雅兴!” 杨元良好不容易从脑海中找到一首能够镇压众人的诗词,万一要是换了题目镇不住就丢人丢大了,立即说到:“顾阁主的好意我心领了,今日我与他们斗过,在与大家同乐!” 这三人就是为了看杨元良出丑,要是顾祁渊出了题目,很多人作诗,必定显现不出他们三个的威风,于是他们三个拜谢到:“多谢顾阁主,但这次斗诗我们可是有赌约的,谁要是输了,就要学几声蛤蟆叫!” 一边的大皇子也是乐了,就对顾祁渊说到:“你就让他们斗一斗,我也想听听这些平日中孤傲的才子学蛤蟆叫!” 顾祁渊没辙了,心中一想,待会只有没人的时候对大皇子坦白,这个杨元良不是诗阁的人,而是因为礼仪问题带进来的人,代表不了诗阁的水平。 王秋萍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但杨元良是他的丈夫,现在杨元良又不是在和别人打架,而是文人的斗诗,她找不到任何一个借口从中阻拦,只能希望杨元良不那么丢人吧! 而一旁的长公主第一次看人斗诗,对杨元良和那三名才子充满了好奇心,她很想知道玲珑诗阁,是否像是那些宫女吹的一样好玩。 杨元良一看四周都安静了下来,就问三名才子:“我可以开始了吗?我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做咏蛙!” 一听诗的名字叫做咏蛙,这些才子佳人中有不少人都笑了出来,因为这个名字太普通 了,咏春,咏月,咏泉之类的名字多不胜数,心中便是断定,杨元良做不出来好诗词。 但是长公主听着觉得很顺耳,因为她才识字不久,名字高深很了她也不知道,所以她很期待。 杨元良自然是胸有成竹,于是乎念出了第一句,“独坐池塘如虎踞。”他故意停顿一下,眼睛看着池塘中的青蛙,众人也都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 大皇子对妹妹低语道:“前些日子你学过,汉朝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一边的顾祁渊说到:“常安公子好见解,虎踞确实出自此处,想来这句也是妙也!”王秋萍听完这一句后,心中咯噔一下,“这混账今日还算争气,如果不掉水准,也不会太丢人把!” 那三名才子听后,心中也是咯噔一下,有人心中骂道,“肯定是抄诗仙子的,这王八蛋那里能做出这种诗词,这次中计了,待会换一个题目才好。” 杨元良看着百味众生,淡淡一笑,吟出了第二句:“绿荫树下养精神。”听闻这一句之后,不少人心中没有当一回事,只有那个少年和几个有心人知道,杨元良是在说他自己。 因为他差不多整个上午都在树底下坐着,这些人中有不少人,对杨元良的看法,稍稍有了改观,从起初的来看笑话,变成了认真听他做诗词。 杨元良看见众人都屏气凝神听他后面诗词,挥衣甩袖,两手背后,昂头挺胸,对着三才子,大声的吼到:“春来我不